关于遥感卫星,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3-06-02 11:02:2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遥感卫星是指利用遥感科技和遥感设备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的卫星。记者近日从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获悉,目前我国在轨运行的遥感卫星超过200颗。
这200多颗遥感卫星,就像给观测者装上了“火眼金睛”,能第一
这200多颗遥感卫星,就像给观测者装上了“火眼金睛”,能第一
遥感卫星是指利用遥感科技和遥感设备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的卫星。记者近日从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获悉,目前我国在轨运行的遥感卫星超过200颗。 这200多颗遥感卫星,就像给观测者装上了“火眼金睛”,能第一时间监测到最高分辨率为分米量级的细微变化。也就是说,这些太空的“眼睛”能分辨出地面上各个建筑物的区别。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一些企业利用暗管,在夜里偷偷排污,一般情况下很难发现,但在红外遥感成像仪下无处遁形。只要工厂排放废气和污染物,卫星就能监测出来,相关部门就能“顺藤摸瓜”解决问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数据显示,卫星遥感影像为近年来长江、黄河等流域的“清废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我国首颗森林碳汇主动联合观测遥感卫星“句芒号”升空,标志着我国碳汇监测进入遥感时代,能够实现对森林植被生物量、气溶胶分布、叶绿素荧光的高精度定量遥感测量,观测成果可应用于环保、测绘、气象、农业、应急减灾等领域。 遥感卫星在减灾救灾方面也称得上“功不可没”。尤其是在灾情不明、地形位置不熟的情况下,遥感卫星为救援队伍提供重要的科技力量。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多颗遥感卫星对震区次生灾害隐患点进行“扫描”,无人机、遥感卫星的数据为灾情侦察及灾后处置提供坚实的分析研究基础,使现场群众得以安全转移。 据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介绍,我国初步形成了遥感卫星产业应用体系,但在应用普及上还存在“短板”,遥感卫星的数量多,但随着监测获得的庞大数据的应用还跟不上,需要再下功夫去用好遥感资料。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罗格说,接下来,要推动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加强遥感数据应用的创新探索,做好相关科普工作,通过对远程技术带来的增值服务进行普及,为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