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人造太阳”,7000万℃运行17.6分钟,在世界到达什么水平?
发布时间:2023-03-09 11:12:43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对于人类而言,头顶上的天空似乎永远有数不清的神秘。古早时期的诗人屈原,一首《天问》,说尽了对这个世界无穷的困惑。
于是当漫长的时间一个个往后毫无阻碍地延伸千年,人类终于有了真真切切地走出地球,大摇大
于是当漫长的时间一个个往后毫无阻碍地延伸千年,人类终于有了真真切切地走出地球,大摇大
对于人类而言,头顶上的天空似乎永远有数不清的神秘。古早时期的诗人屈原,一首《天问》,说尽了对这个世界无穷的困惑。 于是当漫长的时间一个个往后毫无阻碍地延伸千年,人类终于有了真真切切地走出地球,大摇大摆地进入太空的能力。虽然从宇宙的尺度上来看,我们现在的科技成就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对于人类而言,至少我们现在不是井底之蛙, 有了抬头看世界的想法。 为了探索宇宙,摸清物理学的底层规律,人们还在地球上建立了无数的设施,试图模拟天体的运行轨迹。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最出名的物理设施,就是位于合肥的“人造太阳”。经过前几年的新闻宣传,已经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这个“人造太阳”的存在。 那么,我国的这个“人造太阳”在世界上位于什么水平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详细说说,我国的人造太阳到底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神秘的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说着很神秘,但是其全称说出来,也就没有那么唬人了。所谓的人造太阳,其实就是核聚变反应堆。提到核聚变,估计很多人也就恍然大悟了。 合肥的核聚变反应堆项目早在2006年就已经立项,全称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又名EAST。从这个名字上,就能看出这个项目的不同凡响之处。事实上,这个项目是由中国牵头,联合日本、印度、韩国、美国等国家,共同建立的一个实验装置。 看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感觉不懂了——为啥这个项目又跟人类的未来扯上关系了呢?按理来说,提到核这个字,一般都是跟武器产生关联。难道是各个大国聚集在一起,研究新的核武器? 很明显,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国外也有一些阴谋论者,倒是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其实,国际联合之所以建造这样的核聚变,就是想寻找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得明白一个事情:核能不光应该运用到武器上面,更是可以运用到生活上面。 神秘的EAS 这个数字看起来颇有点不明觉厉的感觉,实际上,能够达到这个成绩,已经证明了EAST系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关于能源方面,有句话说得很好:人类发展了数千年,对于能源的利用,只是从用柴火烧开水转变成了用核能烧开水。这句话可以说是相当中肯了。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始终没有取得长足的进展。 而地球的能源又在不断被消耗。既然没有办法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那么干脆改进获取能源的方式好了。人类想要平稳度过2世纪,完成进入太空的梦想,最现实的方法,也就是开发更多的清洁能源。 相比于核裂变,核聚变的成本更低,而且也不像核裂变那样过度依赖矿石材料。技术到位的话,只要有海水,就可以源源不断产生新的能源。可以说,核聚变技术,掌握着人类未来前进的方向。 不过,有的人心中或许会产生新的疑问:氢弹用的不就是核聚变这一套吗?为什么现在又要专门弄出来一个人造太阳,去研究核聚变呢? 原来,人们已经研究出来的核聚变技术,其实是不可控的。你想想,如果你要烧煤开蒸汽机,总不可能煤烧起来了,突然蒸汽机爆炸了吧?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也就能够想通EAST的建设意义。因为这个项目,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核聚变发电技术,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核聚变发电。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