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地球上最后的边疆,我们怎样抵达?

发布时间:2023-03-17 12:48:25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对你来说,大海意味着什么?它不只是疲惫时可以治愈你疲惫身心的那一抹蓝,它无私奉献地孕育了生命,无怨无悔地见证了上下五千年的地球从无到有的漫长的演变过程。大海或许是仅次于宇宙的另一个无比神秘的存在,它占
对你来说,大海意味着什么?它不只是疲惫时可以治愈你疲惫身心的那一抹蓝,它无私奉献地孕育了生命,无怨无悔地见证了上下五千年的地球从无到有的漫长的演变过程。大海或许是仅次于宇宙的另一个无比神秘的存在,它占据地球表面积的近71%,而我们人类至今对它的了解还不到10%。

大海比人类诞生要早上数十亿年。人类自诞生以来,从未停止过对海洋的想象与探索。

“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在经典之作《海底两万里》中虚构过这样的场景:当潜水艇“鹦鹉螺”号下潜到深海,艇长尼摩带着他的贵客身着潜水服漫步在海底森林。

《海底两万里》剧照

安徒生在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中,曾极力描写过海底宫殿的华美。

我国古代也同样有着瑰丽奇绝的海洋神话传说。从《山海经》到《海错图》,从哪吒闹海到南海鲛人,从“沧海月明珠有泪”再到“金乌海底初飞来”,文学海洋里的深海之梦始终滚烫。

《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

但要深入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需要一个重要的“黑科技”:深海载人潜水器。

如果说凡尔纳笔下人们对那片深蓝世界的探索纯属想象和虚构,那么译林出版社最新推出的科普文学作品《深潜》可以说如实讲述了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的全部过程。

当我国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 号的主驾驶、总布置主任设计师叶聪在深海巡游时,真实的海底世界在他面前展露无疑。

在这里,半丝光线也透不进来,感觉不到热带骄阳的灼烤。从观察窗看出去,一片黑暗中,漫游着密密匝匝的各种海洋生物……

我们的蓝色星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很多人以为大陆和海洋的分界线是海岸线,但《深潜》告诉我们,这个界限在海底。 世界上最长最大的一系列山脉也不在澳大利亚陆地上,而在澳大利亚的海洋中。

古人曾经把热带雨林和沙漠戈壁视为边疆,后人又把南北两极和喜马拉雅山脉称为边疆,而现在人们把深海看作地球最后的边疆。

广袤的海洋在诱惑我们挺进地球最后的边疆,揭开生命之谜最终还是有赖于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研发。深海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它的面积比陆地大得多。

大西洋不能代表全球。我主持“南海深部过程演变”研究计划,探索南海成因,进行检验,在三四千米深海的12个站位打深井,取上来300多米海盆张裂时的岩浆岩,结果发现 大西洋模式在南海并不适用。

不仅如此,由于海洋探索暂时落后于他国,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海洋科学家的研究范围也备受限制,甚至当我们的科研团队前往他国考察时,也曾在技术探讨中受到冷遇。

他们只能采取“笨办法”,收集大量的资料,自行琢磨、研究。犹如挖掘一口井,现代化的挖掘机按图施工,毫不费力;而他们只有铁锹、铁镐。整个团队凭借着这些老旧的简单工具,加上自己的一双双手,一点一点地挖,深挖不止。没有现成的图纸,只能边挖边设计。

大家都记住了徐芑南12个字的设计理念:“下得去,能干活;上得来,保安全。”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