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新浪潮

发布时间:2023-09-14 12:32:1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拥有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每年相关专业毕业生超过450万;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工智能技术采用率持续提高;5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及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提供厚实的基础设施土壤作支撑…&hellip
拥有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每年相关专业毕业生超过450万;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工智能技术采用率持续提高;5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及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提供厚实的基础设施土壤作支撑……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面对扑面而来的人工智能新浪潮,如何筑牢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优势、助力人工智能不断成长?

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拥有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在发表论文总量世界前十的机构中,中国占了9家。腾讯、阿里巴巴和华为等公司,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排名进入世界前十的公司。

从城市到广袤乡村,从基站到光纤网络,我国不断提升通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覆盖深度和广度,基础设施铺设不断完善。这些成果为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铺设了“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使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步入“快车道”。

放眼世界,决定人工智能“胜负手”的关键就在于芯片、算力等核心领域。必须清楚认识到,我国在这些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仍需苦练内功,避免“成长烦恼”,促进人工智能安全有序发展。

人才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鄂维南建议,着眼未来,首先要把资源真正配置到做实事的一线科研人员手里;同时要具备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对于基本原理和实际问题都有充分了解的人才。

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算力的优化与创新刻不容缓。戴琼海认为,当前,人工智能进入了交叉时代,除了向物理要算力,还要向脑科学要算力。在未来,新一代人工智能需要大场景、多对象的数据平台,充分发挥赋能作用强的“头雁效应”。

人工智能作为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取决于人类的规范。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赵志耘表示,未来,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内的人工智能产业升级和国际合作共赢的发展进程,我们还需要注意集中资源与人才的投入方向、不断加速科技革新和科学研究的步伐并切实参与到国际人工智能规范制定中来,以促进整体行业的健康稳定成长。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