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带你认识“手机直连卫星”

发布时间:2023-09-21 13:17:00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卫星手机已经出现。目前世界上运营的四大卫星移动电话系统分别是海事、卫星、欧星和天通系统。

1982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打造的Inmarsat-1开始提供卫星通信服务,这是最早的全球卫星移动通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卫星手机已经出现。目前世界上运营的四大卫星移动电话系统分别是海事、卫星、欧星和天通系统。

1982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打造的Inmarsat-1开始提供卫星通信服务,这是最早的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手机”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甚至早于第一代蜂窝通信系统(1G)。目前网络已运营40多年,并演进至第六代,由4—5颗高轨卫星组成,覆盖全球(除南北极以外),重点面向海上用户提供全球移动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

1998年,地面蜂窝系统正演进至第二代(2G),通信业巨头摩托罗拉公司在2G和卫星之间选择了覆盖区域更广、技术含量更高的卫星,并突破了星间链路等关键技术问题,完成了卫星(Irdium)系统组网。该系统采用66颗低轨道卫星组成星座,覆盖全球(包括南北极),提供卫星电话、寻呼和数据传输等业务,主要服务美国政府机构,以及航空、陆地应急、物联网等行业。

2008年,总部位于阿联酋的舒拉亚(Thuraya)将第三颗高轨卫星送入指定的轨道位置,从而完成组网,并向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的应急、海事等行业用户提供卫星电话服务,其业务更侧重于语音和低速数据,终端更小巧。

2013年,舒拉亚发布了Thuraya SatSleeve产品,该产品是一个能够帮助普通手机连接卫星的外壳,把这个外壳嵌套在普通手机上就可以“直连卫星”。这次创新拉开了普通手机直连卫星的序幕。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制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当时地面通信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损毁,为快速对受灾的人民实施救援,只能依赖国外卫星通信手段保持震中地区与外界的通信。在这个背景下,中国自主可控的卫星移动系统的研制提上日程,2016年,天通一号01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目前在网运行3颗星,由中国电信运营该系统民用部分,已形成星地一体融合的移动通信网络,服务于应急、海洋、航空、户外旅游探险等领域。

近年来,卫星通信悄悄潜入了消费者市场,“手机直连卫星”持续升温,据媒体报道,苹果、AST、Lynk Global、高通、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均在积极开展手机与卫星直连通信的相关研究和产品研发,苹果和华为已在现有版本手机终端上实现了“手机直连”技术。

过去四十年,卫星手机主要向专业用户提供服务,在陆地应急、海洋、航空等行业领域已经普及,但始终无法进入大众消费领域。进入5G时代,尤其是2022 年支持卫星接入的3GPP Release 17 规范发布后,卫星与地面融合的需求越发迫切,能“上星”的高端手机越发吸引人们的关注,各大手机厂商及运营商加速推进“手机直连卫星”的研发,带有卫星功能的手机开始走进普通大众视野。

运营商方面,2022年8月,SpaceX公司和T-Mobile公司召开联合发布会,计划利用SpaceX的卫星星座和T-Mobile的地面无线网络,实现普通手机与卫星直连;2023年5月,中国电信卫星公司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攻克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通信带来的频率同步、时间同步、时序关系增强等关键技术难题,完成国内首次5G NTN手机直连卫星外场验证,成功实现了两台普通手机通过国产“天通卫星”直接通信。2023年9月初,华为公司推出Mate 60Pro系列卫星移动手机终端,全球首款消费类卫星移动终端“闪亮登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产品正式进入消费类通信市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卫星通信常识的普及,配备有卫星通讯设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将在应对各种紧急状况如自然灾害或野外旅行时变得至关重要;而这一市场的需求增长也必将为相关类型的卫星服务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