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绿色能源消费
发布时间:2023-09-05 14:07:29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加剧了社会和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其所导致的不可持续的严重后果越来越被人类社会重视。截至2021年初,全球共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标。
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加剧了社会和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其所导致的不可持续的严重后果越来越被人类社会重视。截至2021年初,全球共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标。实现碳中和目标势必推动新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而绿色能源消费也将逐渐扩大成为主流。 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是能源消费者做出可再生能源使用声明的凭证。绿证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电量的“身份证明”问题。绿色电力泛指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产生的电力。绿电和绿证交易共同组成了我国的绿色能源消费市场。 绿证和绿电均能支持企业的绿色能源消费声明,但是“证电合一”的绿电比绿证更有公信力。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出售绿证获取环境价值收益,绿证的购买方则获得了声明权,即宣称自身使用了绿色能源。绿证交易并不依托于可再生电力的物理传递,是一种“非捆绑式”的交易方式。绿电交易在实现绿证环境属性价值传递的同时,通过将绿证与能源合同的捆绑,实现绿电生产消费的匹配性,将环境价值并轨到电力商品的供给、定价和结算。 加工制造业面临减排压力 全球控排减排趋势趋严,对我国的加工制造业造成的减排压力不容忽视。2023年8月17日,《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简称《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取代了欧洲2006年开始施行的《电池指令》,以更加严格的规则加强欧盟在电池领域的监管。《新电池法》规定,自2024年7月起,出口到欧洲的大部分电池,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和标签;自2027年2月18日起,进入欧洲的大部分动力电池需持有“电池护照”和二维码,对电池相关的主要信息进行披露,内容包括电池和制造商信息、合规性和认证、碳足迹、供应链尽职调查、电池材料和成分、循环和资源效率以及性能和耐久性等。 绿证“新政”出台起到什么作用? 1)明确国内绿证的唯一性 GEC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RE100(100%可再生能源)、国际REC标准基金会(I-REC标准)等国际机构均对我国绿证进行过评估和关注,并从重复计算、时效性等方面提出了疑虑和担忧;全球范围应用最广泛的温室气体核算指南《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中对范围二的核算方法也提出了建议,要求绿证需具有唯一性、可追溯。 新政要求“绿证是绿色电力消费和绿色属性标识认证的唯一性证明,绿证对应电量不得重复申领电力领域其他同属性凭证”;2023年7月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亦提出申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的项目(CCER)需具有唯一性,即不得重复参与其他减排交易机制,不得存在项目重复认定或者减排量重复计算的情形。 绿电本身具有绿色电力的消费属性,其交易方式、交易流程符合国际主要机构和组织的认可。证电合一的绿电更强化了绿电的唯一性、可追溯性和环境权益的完整性;新政夯实了绿证作为绿色权益的唯一地位,绿电消纳必须绑定绿证,进一步增强了绿电的客观公正性。 2)增强绿证的通用性 支撑绿电交易、核算绿电消费量等基础性作用,研究推动与国内碳市场机制的衔接。新政力推实现绿证全覆盖并鼓励绿电交易的发展,在绿证已经实现全覆盖的前提下,绿电交易适用项目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实现证电合一、证随电走后,开展绿电交易,用户可获得相应的绿色电力交易证明,绿电的绿色属性与电力捆绑销售。绿色电力全生命周期追踪可以保障用户企业购买到纯正的“绿电”,也可以在经济关系、发用电行为上保证绿电生产与消费的匹配性,避免造成生产浪费。新的政策还要求我们探索如何促进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的交易以及实施温室气体的自愿减少措施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以便未来能够顺利地把绿证书納入相关的核算制度中去。 3)提升绿证的权威性 区块链技术为“可追溯”“防篡改”提供保障。企业购买绿色电力后,由电力交易平台颁布给企业的关于“绿色电力消费”的证明(并非绿证),是绿色电力交易行为的凭证,仅针对此次交易活动,不可重复使用。以国网管辖区域为例,企业购买绿色电力并消费后,可在“e-交易”平台上查询到绿色电力消费凭证。该凭证上会详细披露消纳方、供电方、消纳周期、消纳电量、和电量类型等,并提供二维码进行区块链扫码溯源。绿证绑定绿色电力消费凭证,实现可追溯、可核查,增强绿电消费认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