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一出手 55颗卫星联动起来 造福全人类
发布时间:2023-03-23 09:51:13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中俄会晤期间,准备推动北斗和格洛纳斯这两大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补。全球一共有北斗、GPS、格洛纳斯以及伽利略这四个全球性的卫星导航系统,其中美国的GPS导航系统使用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不过随着中俄两国达成卫
中俄会晤期间,准备推动北斗和格洛纳斯这两大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补。全球一共有北斗、GPS、格洛纳斯以及伽利略这四个全球性的卫星导航系统,其中美国的GPS导航系统使用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不过随着中俄两国达成卫星导航领域的合作,北斗和格洛纳斯两大导航系统将实现融合,对GPS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实关于中俄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两国在去年的时候就签署了关于中俄相互在两国的境内建立全球卫星导航站的协议。根据这份协议,俄罗斯选择在中国的长春、乌鲁木齐以及上海三个城市设立3个地面测量站,中国也在俄罗斯境内三个城市建立了3个测量站。 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导航,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卫星专用的无线导航设备向用户发射信号,用户则接收信号,然后通过接收的时间来获得用户距离卫星的距离以及距离变化的参数,再根据卫星传送的时间,卫星的轨道特性,算出卫星的精确位置,从而算出用户的坐标,实现精确的导航。 目前我国在轨工作的北斗卫星一共有32颗,其服务范围基本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导航系统使用的是差时定位,这就决定了手机接收的北斗卫星数量越多,获得的定位精度越高,速度越快。北斗虽然能够提供全球服务,但是北斗卫星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目前只能够在中国以及邻近地区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平台,其他区域的尺寸精度就比较平常了。 我国北斗和格洛纳斯目前尚不具备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精确定位的能力,北斗在高纬度地区的导航服务能力相对较差,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则在中低维度服务能力比较差。 中俄两国在对方的境内设立测量站,这有助于提升卫星导航系统的精确性,复盖更多的范围,弥补了中俄两大导航系统的缺陷,无论对于我国还是俄罗斯,都是双赢的事情。 中俄两国虽然互设了地面测量站,为卫星定位服务提高了精度,但是中俄都是大国,需要自己能掌控的卫星导航系统,两国互设测量站,在本质上这两套导航系统还是独立工作。而且北斗系统和格洛纳斯系统的差异性,比如双方导航卫星的精度有差异,时间标准有差异,发射的频率也不同,仅仅是互设测量站,两个导航系统难以在同一个层面上形成兼用与互补的作用。 不过北斗与格洛纳斯导航系统进行兼容是现实的需求,中俄两国需要将这两套导航系统融合起来,逐步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卫星导航系统,届时单打独斗的美国GPS将失去卫星导航的优势。 鉴于俄罗斯现在的状况,不与中国合作,格洛纳斯今后发展将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维持一个庞大的导航卫星网络对俄方来说,也是一个较为沉重的负担,和北斗导航系统共用部分卫星,也能够让俄罗斯航天系统减轻压力。相信俄罗斯看清了自身的情况后,和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中将越来越务实,双方共同推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将更顺畅。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