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中心黑洞,是太阳系最后的归宿
发布时间:2023-05-10 09:25:24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和安德烈娅·盖兹,通过对银河系中心区域进行仔细观测,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着大量且密集的恒星,更让人心惊的是,这些恒星的速度并不正常,就好像在做环绕运动一般。
无论科学
无论科学
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和安德烈娅·盖兹,通过对银河系中心区域进行仔细观测,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着大量且密集的恒星,更让人心惊的是,这些恒星的速度并不正常,就好像在做环绕运动一般。 无论科学家们借助何种观测设备,始终都无法找到这个庞大的星体,这不禁让天文学家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那就是这个质量庞大的星体或许根本就不存在,吸引这些恒星的东西,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黑洞。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在该黑洞附近,已经聚集了千亿颗恒星,这些恒星每一颗都足以媲美太阳,甚至,绝大多数都比太阳大上不少,这也就是说,这个黑洞要想吞噬太阳系,那是非常轻松的,而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太阳系离这个黑洞还比较远。 但研究太阳系运动的天文学家却表示悲观,原来,根据现有的观测手段和计算能力,天文学家们发现,太阳系每围绕银河系转动一圈,两者的距离就会缩短2000光年。 按照目前的距离来计算,太阳系在转动13万圈,即32.5万亿年后,太阳系就会被该黑洞所捕获,进而被虚无吞噬,届时,太阳系必将颗粒不剩。 不过,距离该事件的发生还有很久,在这段时间里,人类很可能会掌握更高层次的科技,从而有办法让太阳系躲过一劫;也有可能会在灾难来临之前,灭亡于一场莫名的核战争,无法等到天灾的降临。 天文界也有科学家秉承着不同意见,那就是宇宙是不断膨胀的,这就好像一个不断吹起的气球,其中体积以及容量的一天天增加,便会让星系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也就自然而然的使得太阳系和中心大小不一的黑洞的距离理所应当的不断扩大。 黑洞(英文:Black Hole)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极其强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故而,“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因黑洞引力带来的加速度导致的摩擦而放出x射线和γ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进一步推测出黑洞的存在也不仅可以借由引力波间接观测恒星或星际云气团外部的绕行轨迹分析来得出,还可以取得其所在区域的位置以及质量。 超大质量黑洞与其他相对较低质量的黑洞比较之下,有一些有趣的区别:超大质量黑洞的平均密度可以很低,甚至比空气的密度还要低。这是因为史瓦西半径与其质量成正比,而密度则与体积成反比。由于球体(如非旋转黑洞的事件视界)体积是与半径立方成正比,而质量差不多以直线增长,体积增长率则会更大。故此,密度会随着黑洞半径增长而减少,在视界附近的潮汐力会明显的减弱。由于中央引力奇点距离视界很远,我们假想只要一个身心健康的太空人向黑洞的中央移动两三千米,他不会感受到明显的潮汐力,事实上直至他到达黑洞的三分之二的深处。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