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防御计划
发布时间:2023-04-06 13:31:56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到网上一搜,更为吸引眼球的“小行星防御计划”出现频率则要高得多。其实小行星监测预警也是小行星防御计划的组成部分。很多人将小行星防御和小说《三体》中的“行星防御理事会”联系在一起,让
到网上一搜,更为吸引眼球的“小行星防御计划”出现频率则要高得多。其实小行星监测预警也是小行星防御计划的组成部分。很多人将小行星防御和小说《三体》中的“行星防御理事会”联系在一起,让它带上了不少科幻色彩。应该要感谢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无数以小行星撞地球为主题的电影片段,让地球人熟知的一件事就是小行星对地球的重大威胁。 然而,小行星防御还真不是科幻或遥远的未来技术,更不是戏说或谣言。在科学界,它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现实课题。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包括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亡和因此引发的物种大爆发、1908年神秘而威力巨大的通古斯大爆炸、2013年2月影像记录丰富的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陨石事件,早已显示了小行星撞击的严重性。行星防御其实是全人类的共识。 近地小行星的定义是轨道远日点小于1.3天文单位(地日距离)的小行星,大致可理解成火星轨道内的小行星。那些穿越地球轨道的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尤为严重。截至3月30日,直径一公里以上、可引发全球性灾难的近地小行星已发现90%以上,为854颗。可造成区域性灾难的直径140米以上的近地小行星估计有2.5万颗,目前只发现了10419颗。迄今累计已发现近地小行星31626颗,近地小行星总数可能超百万颗。 到目前为止,小行星一般都是通过光学望远镜发现的。但精确测轨、确定大小形状以及自转等天体特性,用超远程雷达(又称行星雷达)更有效。另一方面,由于地面的视野受到地球的遮挡,地面视野没有大范围、全时段地观测预警,无论光学还是雷达,均不能实现全空域、全天时地监测预警。所以,小行星监测预警不仅需要光学望远镜,还需要行星雷达;不仅需要地基观察网,还需要天基监测系统。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