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地球1.7亿年的恐龙为何突然消失

发布时间:2023-03-23 10:02:22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全中国专门致力于恐龙研究的学者不到10人,我们在以自己的努力,去探索亿万年前的生命演化史。”这项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强将这项试验形容为“以小
“全中国专门致力于恐龙研究的学者不到10人,我们在以自己的努力,去探索亿万年前的生命演化史。”这项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强将这项试验形容为“以小博大”的探索。

正是这些执着而清醒的探索者,勇敢地回望历史,努力破解亿年前的“密码”,才让孩子们的“千古之问”有了更清晰的回响。

“作为恐龙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主要载体,恐龙蛋上写满了‘密码’,而我们的工作就是破解这些‘密码’,读懂亿万年前的信息。”王强这样比喻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工作。

10年间,研究团队每年都要在野外待上小半年的时间。“野外考察发掘工作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趣的。”王强说,研究数据的获取完全依赖于化石标本的采集工作,“只有亲自参与考察和发掘的过程,你才能真正了解眼前的标本承载的故事,包括它在地层中的原始状态,它所附带的地质信息等。”

为了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研究人员将山阳盆地所有化石“露头”的地方都跑了个遍,最终选取了牛膀沟等4个代表性剖面进行标本的采集。在去年发表的研究成果中,研究团队共使用了在山阳盆地采集到的1000多件晚白垩世原位埋藏的恐龙蛋和蛋壳标本,而这些年他们在这里发掘、采集的蛋化石数量,要远多于这个数字。

一般情况下,按照科学规范的采集步骤,暴露出地面的化石需要由科研人员进行逐层的清理和标注。“如果没有发生意外情况,按照当时的采集条件,我们应该用采集机械,利用支架把工作人员‘送上去’,打包好了再采集回来。”

但是,当天正属于没法“按常理出牌”的意外局面。由于大雨刚过,化石周围的岩层极为松软,随时可能发生垮塌。俗话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旦发生垮塌,完整的蛋化石就将被完全破坏掉,它携带的许多重要的地质和古生物信息,也将随之湮灭、不为人知。

时间紧迫,为了抢救已暴露在外的蛋化石,科研人员在没有必要的采集设备的情况下,徒手从崖壁侧面攀爬到崖顶,利用绳子将工作人员“倒吊”下来,使恐龙蛋在险情中快速“救出”。

为确定山阳盆地恐龙化石所在地层的地质年代,合作团队在山阳盆地开展了详细的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研究。他们在4个代表性剖面上采集了3538块古地磁定向样品,经过对样品古地磁实验结果分析,确定其年代为距今6638万年到6570万年。“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表明,山阳盆地在晚白垩世到古近纪期间没有经历大的构造活动,其沉积地层基本连续。”王强说。

为进一步提高地层的年龄精度,研究团队又在山阳盆地内以5厘米间隔连续采集5466块岩石标本,利用天文轨道调谐方法在磁性地层学结果基础上对地层年龄进行10万年分辨率的划分。至此,研究团队获得山阳盆地44个连续恐龙蛋化石层位的高分辨率年龄,从而为分析白垩纪末期恐龙多样性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提供可靠的年代学基础。

“年代学综合测定结果显示,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分布的时限为6824万年到6638万年前。这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的200万年间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王强介绍,研究团队结合秦岭东部其他晚白垩世盆地以及山东莱阳、广东南雄等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对比,发现在距今7200万年前后,中国的恐龙种类数量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与北美西部恐龙化石分布特征相似。

这项中国恐龙蛋最新的研究成果为认识恐龙的灭绝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视角:恐龙属于卵生动物,恐龙蛋的孵化成功率直接决定了恐龙种群的繁盛与否。恐龙蛋的孵化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因此,研究推断:在晚白垩世,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恐龙自身的协同演化,恐龙多样性发生了持续性衰退,这样会减低恐龙类的环境适应性,使它们不能适应由灾害事件造成的环境变化,例如火山爆发、小行星撞击导致的生存并重获新生,从而最终走向灭绝。

他们在野外探索寻觅,他们埋首于实验室,致力于隔着沧海桑田的时空巨变,去追寻那6600万年前消失的“印记”。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