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要颠覆传统光刻技术和量子计算
发布时间:2023-03-24 10:05:3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英伟达在美国加州总部圣克拉拉开启了2023年面向软件开发者的年度技术峰会GTC。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披露了全新的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并称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已经到来。
“如果把加速计比作曲
“如果把加速计比作曲
英伟达在美国加州总部圣克拉拉开启了2023年面向软件开发者的年度技术峰会GTC。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披露了全新的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并称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已经到来。 “如果把加速计比作曲速引擎,那么AI就是动力的来源,生成AI的能力非凡,使企业产生了紧迫感,我们必须要重新构思产品及其商业模式。”黄仁勋表示,“摩尔定律正在放缓,加速计算和AI的出现恰逢其时。” 黄仁勋介绍称,基于英伟达Hopper架构的H100配有一个Transformer引擎,可以处理类GPT模型,并且与用于GPT-3处理的HGX A100相比,配备四对H100与双GPU NVLink的标准服务器的速度最高可以提升10倍。 “H100可以将大型模型的处理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黄仁勋表示。基于H100芯片,英伟达构建了最新的DGX超级计算机,搭载8个H100GPU,他们结合在一起就成为巨大的GPU,为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架构提供“蓝图”,目前全新的DGX超级计算机已经全员投入运行。 过去10年中,云计算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万亿美元的产业。为了快速把DGX的能力带给初创公司和其他各类企业,英伟达还发布了DGX云服务,通过与微软云Azure、谷歌云、甲骨文云基础设施合作,大型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可配备多达3.2万个英伟达芯片,可以从“浏览器上”就能将DGX的AI超级计算机能力带给每家公司。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将会把生态系统带给云服务提供商,并扩大英伟达的规模和能力,赋能更多企业建立生成式AI的能力。 黄仁勋所指的中国可用的Ampere和Hopper芯片是A800和H800,这也是目前大部分中国开发者在开发大型语言模型时使用的芯片。 目前,除了微软、谷歌等美国巨头公司在AI大型语言模型方面投入巨资之外,中国互联网巨头和科技初创企业也都投入了类GPT模型的研发。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大量的芯片需求已推动英伟达股价今年上涨超过77%。英伟达的市值飙涨至6500亿美元,大约是英特尔的5倍。 “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已经开始。”黄仁勋在GTC的主题演讲中说道,他甚至认为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至今,对社会的影响远远可能不足以像苹果iPhone无线耳机打开智能手机市场那样。 此外,英伟达还最新宣布了与量子计算研究人员合作加速软件开发项目,并与芯片行业巨头台积电合作加速芯片开发。 在芯片制造工艺上,英伟达宣布了新的用于光刻机的软件技术cuLitho,将使用英伟达的芯片来加速基于软件的芯片设计与用于在硅片上印刷该设计的光刻掩模的物理制造之间的步骤。传统的计算芯片两周才能完成,但英伟达的芯片和软件同时使用,可以在一夜之间就处理这些任务,并将使用的电力从35兆瓦减少到5兆瓦。 凭借这项技术,500个英伟达DGX H100系统即可完成原本需要4万个CPU系统才能完成的工作,它们通过能够同时运行量子计算光刻工艺的所有高性能的流程,极大地助力半导体业降低工业机器人的耗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从长远来看,cuLitho将带来更好的设计规则、更高的密度和产量以及AI驱动的光刻技术。 英伟达首次将自己定位成量子计算领域的关键参与者,量子计算机和经典计算机混合使用是一种趋势。为此,英伟达推出了全球首个GPU加速的量子计算系统NVIDIA DGX Quantum,使研究人员能够构建将量子计算与先进的经典计算相结合的超强应用,进而推动校准、控制、量子纠错和混合算法的发展。 “CUDA Quantum将使该领域科学家能够将量子无缝集成到他们的应用程序中,并获得新的颠覆性计算技术。”英伟达高性能计算(HPC)量子主管蒂姆科斯塔说道,“一个区别是,虽然CUDA是专有的,但CUDA Quantum是开源的,并且是在许多量子计算公司的投入下开发的。”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