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为什么中国必须商业航天

发布时间:2023-04-19 12:36:55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由于马斯克SpaceX这些年的突飞猛进,在中国也出现了一大批类似的商业航天公司,包括星际荣耀、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深蓝航天这样的商业火箭企业,以及天仪研究院、微纳星空、银河航天这样的商业卫星企业,融资和发展
由于马斯克SpaceX这些年的突飞猛进,在中国也出现了一大批类似的商业航天公司,包括星际荣耀、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深蓝航天这样的商业火箭企业,以及天仪研究院、微纳星空、银河航天这样的商业卫星企业,融资和发展速度都很快。那么,商业航天将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

苏联率先发射人造卫星,率先实现载人航天。美国马上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不就是玩举国体制嘛,你会我也会啊,于是成立了NASA。

尽管土星五号和阿波罗11号创造了永载人类史册的“一小步”,但是冷战的航天竞赛,本质上更像是大国的面子工程。

时至今日,航天仍然更像科研,而不是一个产业。科研中,可以探索性地把宇航员送往月球,并带回一些月壤做研究,但是并没有实现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火箭、卫星的大批量生产,把几万人送上月球或者火星,更是实现不了。

而航天要真正变成一个产业,需要有几个代表性的指标,首先从资金上来讲,涌入到航天的钱,应该是来自市场,而且是自发进入,不是纯粹的行政拨款,而且还要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为用户创造价值。

因为航天发射的高成本而导致商业失败,最著名的案例是摩托罗拉的卫星计划。上世纪90年代初,摩托罗拉的工程师巴里·伯蒂格和妻子在加勒比海度假,妻子一直抱怨,说她无法用手机联系到客户。回家后,巴里和摩托罗拉在亚利桑那州工作的卫星通信小组的另外两名工程师,想到了一种解决方案:发射由77颗近地卫星组成的星群,让用户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打电话。由于金属元素铱有77 个电子,这项计划就被称为“铱星计划”,当然,后来卫星的总数降到了 66 个。

在上世纪90年代,无数投资人在航天这个行业亏的裤子都不剩,比尔盖茨也投了很多钱,结果亏损严重,后来表示再也不碰了。此后,人类航天就进入了低谷期。

他发现,一次性使用的液体燃料只占火箭成本的千分之五,而火箭箭发射一次就报废了。于是开始发展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火箭来降低成本。火箭箭体主要是由铝合金、钛、铜和碳纤维制造的,这些原材料只占火箭成本的2%。马斯克得出结论:火箭之所以贵,不是因为原材料贵,而是过去的制造商将这些原材料组合搭配、技术水平出了问题,所以他们在生产制造环节做了大量的革新——就跟当年福特搞流水线改造汽车生产线一样。

此前传统国营部门主导的航天发射,很在意发射成功率,所以倾向于采用昂贵的航天级定制零部件,导致了航天器价格高涨。但马斯克不在意发射成功率,他用写程序的方式打造火箭——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失败了就马上改进。以最著名的“垂直回收技术”为例,SpaceX为了测试垂直起降性能,专门打造了一台名为“蚱蜢”的试验火箭。第一次只能飞不到两米;第二次也不过5米;第三次40米。蚱蜢火箭就这样不断地在失败中得到改进,经过了无数次爆炸、燃烧、解体、坠毁,最后“猎鹰9号”火箭诞生了。

此外,“猎鹰9号”还大胆采用了“非航天级”的工业元器件。尽管不像航天级设备那样能抗低温、抗高热、防辐射,但胜在价格便宜量又足,而且只要运用得当也不影响使用,这就使得“猎鹰9号”的成本一降再降。

马斯克还极大改革了火箭和卫星工厂的生产流程。以卫星生产为例,传统的卫星采用定制模式,生产周期长达数年,制造费用常常高达上亿美金。而特斯拉在美国佛罗里达建设的流水线卫星工厂,第一次解决了卫星生产的工业化,这个工厂采用汽车生产中的模块化理念,将卫星生产分为4大模块。模块化的优点在于在卫星制造过程中找到通用型的部件,减轻了卫星制造过程中的重复劳动。

由于生产流程的改进,猎鹰火箭所使用的猛禽发动机由自己研发生产,目前产量已经实现12小时一台的速度,也就是说每年可以生产700台以上,这个数量对于火箭来说是相当恐怖的,要知道全中国每年发射的火箭数量加起来也就是四五十个。

对于这个模式,我有个特别直观的感受,火箭不就相当于当年移动互联网时期的4G、5G网络吗?卫星相当于App开发。10多年前,中国刚开始普及4G和日后的5G网络,很多人搞不清楚,费那么大劲搞这么快的网络,有什么用?但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快超出人们的预期,大量新型App的出现,使得基础网络很快不够用。

现在电动车里面的车联网,有了自己的卫星,功能也可以大大扩展,特斯拉电动车会使用SpaceX 发射的卫星提供的联网服务,也可以用于无人驾驶的导航。

如今,因为SpaceX取得的重大成功,有大量资本涌入到这个领域,很多创业者心怀梦想创办了自己的商业航天公司。目前深蓝航天正计划于2023年完成“星云-1"入轨火箭子级的高空回收试验,2024年择机完成”星云-1“运载火箭的第一次入轨发射回收任务。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