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我国科学家建立常态化深海长期观探测平台

发布时间:2023-03-27 10:20:30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中科院海洋所研制的多代深海底长期观测系统在我国南海冷泉区连续多年布放,自主研发的实现了对该地下水位区域高清多源影像资料、近海底浮游生物理化参数等数据的大面积连续数字化获取。

深海热液、冷泉区域,是地
中科院海洋所研制的多代深海底长期观测系统在我国南海冷泉区连续多年布放,自主研发的实现了对该地下水位区域高清多源影像资料、近海底浮游生物理化参数等数据的大面积连续数字化获取。

深海热液、冷泉区域,是地球圈层物质与能量剧烈交换的区域,同时也是极端生命发育生长的区域,逐渐成为多学科交叉的深海极端环境研究热点,是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新结合点。然而,深海热液、冷泉区域的生物群落变迁、演化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均是长时间活动,然而目前基于潜水艇的无人缆控潜器、载人潜水器等远海水下潜器的短时、随机深度考察无法满足以上所有过程的长时间连续观测和探测研究的需求。

为此,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团队突破水下耐腐蚀技术、能源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探索新型水下布放及回收模式,研制了多代深海底长期观测系统,实现了对可靠性观测区域高清影像资料、实际可行的近海底生物体的理化参数及保压流体样品等数据进行样品的综合数字化获取。

自2016年起,中科院海洋所研制的多代深海坐底长期观测系统已先后多次布放于我国南海冷泉区域,其中单次最长连续布放天数达659天(有效工作时间414天),累计水下布放时间1070天。

专家表示,深海坐底长期观测系统提供了一种创新、可控的布放和回收模式,有望成为原位、长期、连续通用水下观测探测平台。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