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03 13:16:54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未来,3D打印的发展将会和建材、等材制造走向同样的价值,三分天下。”“中小微企业发展强大之日,就是我国制造强国实现之时。”“实现产业链稳定安全,最重要的途径是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
“未来,3D打印的发展将会和建材、等材制造走向同样的价值,三分天下。”“中小微企业发展强大之日,就是我国制造强国实现之时。”“实现产业链稳定安全,最重要的途径是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在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上,众多院士专家会聚一堂,共同讨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坚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提出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未来,3D打印的发展将会和建材、等材制造走向同样的价值,三分天下。”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卢秉恒发表了题为“3D增材制造产业链创新发展”的主旨演讲,并如此畅想3D打印的未来:“我们能在太空印刷,印刷出来的商品设备就可以返回地球解决地球资源不足、能源不足的问题,我相信这点在不久的将来是能够实现的”。 在卢秉恒看来,3D打印在打造创新链以及提升创新设计的速度方面有重要作用。“3D打印不仅可以使轻量化达到最理想的程度,在产品的快速开发上,尤其在航空航天这些复杂产品的开发上,包括汽车、IT产品,以及典型的个性化定制、制造模式创新、个性化消费等等,3D打印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卢秉恒表示。“大型的装备用了一段时间后磨损了或是腐蚀了,用3D打印就可以很快地修复。”卢秉恒认为,在产品大批量生产和定制化生产中,3D打印具有很强的优势。 谈及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卢秉恒带来了一组数据。据沃勒斯报告统计,目前3D打印产业达到将近100亿欧元,每年增长20%。预计到2027年金属增材设备复合年增长率是26.1%,聚合物是12.9%。 其中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分类施策,形成可持续推进机制。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加快建设供需适配、优质高效的重大技术装备体系。在发展重大技术装备先进制造模式方面,陈学东建议要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融合创新,提升重大技术装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同时,要完善城镇化经济布局,提高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动农机与农医深度融合发展。 干勇认为,产业基础能力的提升,可有效辐射支撑中小微的高质量发展,培育大量的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正是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探索者和践行者,可促进产业基础能力的快速提升,助力打好产业现代化的攻坚战。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