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的第三次网络架构进化
发布时间:2023-07-03 13:59:33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作为全球及中国的头部云厂商之一,目前腾讯云在全球26个地理区域运营70个可用区,同时部署了超过2800个CDN加速节点,全网带宽资源储备超过200T。
腾讯云网络包括云网络(即Overlay网络)和基础网络(即Underlay网
腾讯云网络包括云网络(即Overlay网络)和基础网络(即Underlay网
作为全球及中国的头部云厂商之一,目前腾讯云在全球26个地理区域运营70个可用区,同时部署了超过2800个CDN加速节点,全网带宽资源储备超过200T。 腾讯云网络包括云网络(即Overlay网络)和基础网络(即Underlay网络)两大部分。其中,云网络是架构在同一基础网络上的多个虚拟网络,也就是在物理设备上按需创建、相互隔离的虚拟网络,并支持租户以多种网络方式接入虚拟网络,云网络提供三大类虚拟网络,其中ECN为外联架构,主要是运营商和运营商的互联,将终端用户连进来,然后通过企业专线把企业用户连到腾讯的数据中心。 基础网络是负责数据包传统的物理网络,由真实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物理设备构成,各设备间通过路由协议实现相互之间的连通,主要包括DCN、DCI网络。其中,DCN为数据中心内机器互联,主要是数据中心的网络,实现数据中心里面超过10万或者几十万服务器的无阻塞连接;DCI主要是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主要实现一个城市多数据中心或者多个城市的数据中心进行互联。 腾讯云通过ECN、DCI、DCN三大网络架构,把用户和业务服务器连接起来,并将数百万台服务器连接起来。其中,腾讯云数据中心网络DCN通过自研网络操作系统、智能网管平台、自动化运营系统和网络控制器等自研技术,实现了按需扩展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建成了亚洲规模最大数据中心网络,覆盖100+园区,接入服务器近200万台,全自动化运营系统保证秒级自愈。 腾讯数据中心网络进化三大阶段 从最初的腾讯网络到“星脉”高性能计算网络,腾讯数据中心网络技术共经历了三代架构的三大阶段。 当时,腾讯的服务器量达到了10万台,对于网络的挑战主要是快速交付,满足用户需求。腾讯提出标准化理念以及用工具支撑运维,建有标准的IDC网络架构以及城域网和广域网。在这一阶段,腾讯通过与商业厂商的合作,通过商业设备以及工具支撑,快速将网络规模扩充到10万台左右,流量达到1个T,采用自动化工具进行监控,网络时延在10-100毫秒之间,丢包率为0.1%-2%,负载率达30%,网络故障处理效率基本上在15分钟完成。 2015年以后,腾讯云快速发展。特别是2018年腾讯服务器接近100万台,这个时候面临的主要是质量挑战。随着腾讯云的快速发展,腾讯服务器规模达到了近200万台,数据中心内部的网络流量形成规模,这时进入了腾讯云的第二代网络架构,即南北向流量和东西向流量兼顾的架构。在这一阶段,因为腾讯云上承载了很多第三方租户,第三方租户对于质量非常敏感,一旦腾讯网络抖动将会形成对第三方业务的放大效应,甚至是灾难性影响。 要降低设备故障对网络的影响,首先就是采用多平面,降低单一设备对整个故障的影响,其次在有了多平面、设备变多后,再用大型商业路由器则成本较高,腾讯开始定制网络设备,将路由器转为定制的交换机。但因为交换机的性能方面弱于路由器,于是腾讯引入了控制器的概念,对转发面和控制面进行分离,把控制面提到控制器上,让控制器能够了解全网的流量情况以及全网拓扑,并且计算出最优的路由下发到交换机。在这个阶段,腾讯基本上采用定制设备、多平面以及SDN进行路由器控制,网络时延降低到500纳秒到1毫秒,丢包率为0.1%-1%,负载率为30%,任何故障可在一分钟之内得到恢复。 在算力时代的网络架构变革到来之际,腾讯的网络系统已经从传统网络系统过渡到分布式互联网业务系统,故障解除与自愈能力实现零容忍,基建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和能力均已迈入新阶段。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