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你每天都在用的这几样东西,刚开始是给残障人士设计的

发布时间:2023-03-10 14:20:47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大程度上是为那些能看、能听、能走、能说话的人而设计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对于另外13亿残障人士来说却充满了障碍。

为了减少他们的生活障碍,人们发明或改造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如今,这些产品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大程度上是为那些能看、能听、能走、能说话的人而设计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对于另外13亿残障人士来说却充满了障碍。

为了减少他们的生活障碍,人们发明或改造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如今,这些产品给所有人带去了便利,你也一定在生活中用到过它们。

19世纪初,意大利发明家佩莱格里诺·图里(Pellegrino Turri) 发明了第一台机械打字机,用来帮助失明的菲维扎诺伯爵夫人写作。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伯爵夫人的哥哥阿戈斯蒂诺·凡托尼(Agostino Fantoni)发明了打字机,而图里只是改进了凡托尼的机器,并在1806年发明了复写纸。

伯爵夫人的部分信件流传至今,讲述了她如何使用这台打字机。信中所用的文字,也是目前比较古老的印刷体之一。

美国发明家约瑟夫·傅利曼(Joseph Friedman) 以直径吸管为基础,改造出了弯头吸管。他的灵感来自于自己的女儿——他发现小女儿很难用吸管喝到奶昔。

于是,他拿了一根直的纸吸管,在里面插入一颗螺丝,然后用牙线在螺丝的螺纹上形成波纹。去掉螺丝后,经过改造的纸吸管能够轻易弯过杯子的边缘,让小孩子更方便地喝到饮料。

塑料弯头吸管对于残障人士来说非常重要。如今一些城市逐渐淘汰塑料吸管,甚至颁布塑料吸管禁令,引起了很多残障人士的抗议。

很多替代品都不具备塑料吸管的属性。比如纸吸管很快会烂成一团;硅胶吸管不能像塑料弯头吸管那么灵活;金属吸管不能弯折,拿来喝热饮还有烫伤风险;可重复使用的吸管则需要清洗,给本就不便的残障人士带来负担。

我们现在见到们用的削皮刀,上边基本都有宽大的橡胶手柄,非常的方便我们的抓握。但是在三十多年前,人们只有金属柄这一种选择。

对于手握力不足、手指无法伸屈的人而言,他们很难操作这种锐利的、扁平的手柄,甚至会因此受伤。发明者山姆·法贝尔(Sam Farber)正是基于这类人群的需求发明了橡胶手柄削皮器。

1980年的一天,山姆的妻子贝齐·法贝尔(Betsey Farber)在准备苹果挞。但由于贝齐患有关节炎,她的指关节因疾病肿痛变形,无法很好地抓握削皮器,最终弄伤了自己的手。她觉得很沮丧,希望做家庭用品的山姆能帮忙设计一个好用的削皮刀,她自己也尝试用粘土改造手柄。

山姆认为钢制把手并不比其他便宜的材料更实用,于是他开始和合作伙伴达文.斯托维尔(Davin Stowell)一起拜访关节炎患者,了解他们的需求。山姆发现, 像小孩子需要抓大蜡笔才能牢牢地画画一样,更宽大的手柄才能让关节炎患者更好操控。

新的手柄需要用到特殊的橡胶材料,这样手柄哪怕弄湿了也有足够强的抓地力。山姆和达文找到的材料被称为Santoprene,当时主要用来制造垫圈,但能满足制作手柄所需的性能。

最终,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有宽大橡胶柄的削皮刀,而这一切的最初,是为了让25年前的一个关节炎患者也能轻松使用削皮刀。

路缘坡是一节连接人行道与马路的斜坡,虽然不起眼却给人们日常出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坐轮椅的人,推婴儿车的人,拉旅行箱的人,都能不费力地通过路缘坡走上走下。

安吉拉·格洛弗·布莱克威尔(Angela Glover Blackwell)在2017年发表的斯坦福社会创新报告中,将这种“最初为无障碍为出发点的设计最终却可造福广大人类”的现象称为“ 路缘坡效应”。

所有前面的发明设计都是“路缘坡效应”的体现, 一开始为残障人士设计的键盘、厨具等,最终惠及所有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这是我们的初衷。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