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臭氧空洞正在变小

发布时间:2023-03-14 14:13:21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发布新闻称,如果保持现行举措,南极臭氧空洞将在2066年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届时,人类将首次通过紧密的国际合作,解决一个攸关文明存续的重大环境问题。

大气中90%的臭氧都集中在10-
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发布新闻称,如果保持现行举措,南极臭氧空洞将在2066年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届时,人类将首次通过紧密的国际合作,解决一个攸关文明存续的重大环境问题。

大气中90%的臭氧都集中在10-50公里高的平流层,远高于我们熟知的西风带高度,这里空气稀薄,臭氧的总量只相当于常温常压下5毫米厚的一层气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消耗臭氧物质,不仅包含氯氟烃这种直接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也包含卤代烃、哈龙和甲基溴等化合物。它们在平流层中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以分解出氯自由基或溴自由基,进一步与臭氧发生复杂的连锁反应,从而破坏臭氧层。

南极臭氧空洞形成后,在南半球的春季(9、10、11月)时,南极刚刚从极夜中走出,此时臭氧的辐射效应显现出来,极地温度相比没有臭氧空洞时大幅下降,这就导致因冷而产生的极地涡旋增强,环绕南极的西风也更加迅猛。

地球气候系统十分复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此外臭氧的异常变化还可以不合时宜地影响北半球的海水表面温度和南半球的极地海冰,可以说是间接造成气候变化。新的证据表明,臭氧的损耗很有可能与温室气体一同导致了1950年以来南大洋海水表面温度的升高。但温室气体占据了主导作用。

臭氧对于海温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风场来实现的。南大洋上的西风带一边带动海水自西向东运动,一边也将表层的海水从极地吹向赤道。东西方向的风可以造成南北方向的海水运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埃克曼输送”。

由于臭氧的损耗加强了西风,南大洋上更多的表层海水离开原地,下层较为温暖的海水涌上表面,海表面温度也会上升。海面的增暖可能会造成漂浮在南极周围的海冰加速融化,南极海冰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而北极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北半球大陆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北极的海冰又与北半球寒潮天气紧密相关。从长期上看,北极的臭氧损耗还没有对北极海冰造成长期持续的影响。但是有研究表明,在北极臭氧损耗比较严重的年份,北极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的海冰显著减少。

随着臭氧层恢复,由臭氧损耗引起的大气环流变化在未来可能得到补偿。但作为南半球温暖变化的另一推手,温室气体在本世纪很可能继续增加。因此科学家预估,南半球气温变化的恢复可能直到在本世纪末才能实现。科学家认为,在未来几十年内,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这意味着沿海地区的居民将面临更大的威胁。

消耗臭氧物质同时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例如一氟三氯甲烷引起的大气增暖效应,是同等质量二氧化碳的5160倍。如果人类继续忠实地履行《蒙特利尔协定》,那么由于消耗臭氧物质的减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变暖将减少0.5~1℃,其意义不亚于通过植树造林来减缓气候变化。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