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VPU里的玲珑棋局
发布时间:2023-04-10 09:37:4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最近ChatGPT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AI热,随之而来的是与AI算法紧密相关的AI计算与AI芯片又一次火爆了起来。但事实上,大语言模型能够驱动的算力增长是有限的。根据相关数据,未来有70%-80%的AI计算任务将发生在机器视觉
最近ChatGPT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AI热,随之而来的是与AI算法紧密相关的AI计算与AI芯片又一次火爆了起来。但事实上,大语言模型能够驱动的算力增长是有限的。根据相关数据,未来有70%-80%的AI计算任务将发生在机器视觉与多模态领域。因此,真正的AI时代,其实是视频计算的时代。 直播、短视频的持续热络,各种设备形态与行业场景对摄像、视频能力的需求,使专用的视频计算能力与处理单元将成为时代的刚需。 我们此刻正在,并且未来长期将生活在一个无处不是屏幕,无处不是视频的世界里。人们对高清、高帧率的视频需求,从来都是有增无减的,而经典计算结构中的CPU+GPU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海量视频业务的处理需求,于是视频处理芯片VPU(Video Processing Unit)应运而生。 在目前阶段,无论是C端还是B端用户,对高清视频(4K/8K)都有着愈发清晰强烈的需求。作为普通用户,我们期待着直播、短视频、VR的高清体验持续升级,而企业则需要提升在线会议、工业视觉、自动驾驶等领域的高清视频能力。整体而言,我们处在冲向4K泛在化、8K落地应用的关键节点上。 但向高清视频的冲刺,却会带来视频编解码方面更高的算力消耗与网络成本。尤其对于算力而言,当海量视频编解码需求出现时,传统的CPU计算方式缺乏针对性,处理效率低,并且会带来能耗与部署空间的浪费,综合成本过高。虽然GPU具备较好的视频编解码能力,但是它对资源的利用率和浮动灵活性仍然不足。尤其是在使用 GPU处理编码及解码的任务时,经常会产生一种故障,那就是驱动器与处理器兼容,导致很多作业不成功。 专业的芯片做专业的事,是这个时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视频任务既然让CPU或GPU都有点难以处理,那么VPU这种编解码更加灵活,处理能力更加具有专业性的芯片也就应运而生。 落子:VPU的应用与考验 就目前情况来看,VPU的应用领域与关联场景非常丰富。这是因为视频正成为无处不在,充斥在生活各个角落与产业各个领域的基础信息样态。在云端,视频直播平台每天要处理海量的视频编解码任务,而在云端,摄像头、无人机、手机、PC等各种设备都具备拍摄视频和播放视频的功能。 这也让VPU的逻子主要呈现在两个领域。一方面是在云端成为数据中心的一部分,以应对海量视频数据的加速需求;另一方面是在终端侧,与手机、汽车、安防、无人机、AR\VR设备结合,提高设备的视频编解码性能,降低视频处理所需的功耗与时延。在视频处理需求爆发式增长的今天,产业界对VPU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需求,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三个能力: 1.高清编解码能力:VPU需要应对4K甚至8K的编解码,满足泛在化高清的落地需求。如今,在线会议、工业质检、安防等应用也在升级4K,无处不在的泛化4K,已经成为各界对视频处理能力普遍而广泛的需求。 2.软件环境兼容能力:VPU要能够灵活适配不同的操作系统与软件环境,从而保障视频应用的软硬兼容性,避免因软件问题导致资源错配与兼容难题。 3.硬件场景适配能力:VPU需要灵活适配不同的硬件特性,从而降低端到端时延,提高编解码处理效率,以此来应对不同硬件体系对VPU的需求。 在两大领域、三大能力的框定下,VPU的棋局已经愈发清晰。这盘棋,也确实吸引到了各界棋手的加入。 目前阶段,VPU的产业实践与市场发展处在高速爆发期,各个领域的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都加入了这项关键技术的布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21年4月,谷歌发布了自研的Argos VCU。在那之后,在流媒体、短视频、直播领域具有优势的企业,纷纷开始布局VPU。 但互联网、流媒体厂商布局VPU,还属于跨界提前布局,其效果还需要几年时间显现出来。而业界在目前阶段,则更需要成熟、稳定的VPU产品进行支撑。 总体来看,VPU市场技术处在巨头进驻、高速爆发、产业应用大规模的阶段,这些特质基本预示了VPU赛道未来的成长价值。 未来,高清视频与机器视觉将无处不在,VPU的身影或许也将如此。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