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睛看前方 无人驾驶全路网
发布时间:2023-05-09 10:46:29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无人驾驶出租车在亦庄已经开放载客,2025年量产无人车将接入滴滴网约车运营网络……随着无人驾驶技术逐步在北京交通行业广泛应用,如今北京市民在路上遇到无人驾驶车辆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儿。在国内轨道交
无人驾驶出租车在亦庄已经开放载客,2025年量产无人车将接入滴滴网约车运营网络……随着无人驾驶技术逐步在北京交通行业广泛应用,如今北京市民在路上遇到无人驾驶车辆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儿。在国内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行业,除了少部分国家的服役时间较多年的地铁列车,北京其余的大部分地铁线路已经越来越多的实现有人值守的自动驾驶。而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更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无人值守,全自动运营。一项项高科技设施赋予交通更强大的力量。即使面对拥堵的道路、庞大的地铁客流、城市四面八方叫车的人们,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轨道交通智慧中心、智能调度系统等插上科技翅膀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也能从容面对。 据介绍,燕房线全长14.4公里,沿线共设9座高架车站,分别是阎村东站、紫草坞站、阎村站、星城站、大石河东站、马各庄站、饶乐府站、房山城关站、燕山站,在阎村东站与房山线实现换乘。 间壁门拆除,让乘客们真正意识到燕房线“无人驾驶”。其乘车感受与有人值守的地铁列车差别并不大。列车可以平稳运行,会听到站广播,遇到抢上抢下的乘客会重新开门……如果不是身处驾驶室目睹无人驾驶,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列车在自动运营。 实际上,燕房线的全自动运行意味着整条线路都是轨道交通智能化。升级为GoA4的燕房线列车可以准时从休眠中自动唤醒,完成自检后自动出库,按照时刻表正线运营,完成站间行驶、到站精准停车、自动开闭车门、自动发车离站等一系列运营工作,最终自动回库、自动洗车、自动休眠。全过程均无需人工操作,完全实现全自动。 为什么能实现无人值守?都在哪些场景下进行了测试?京投所属轨道运营公司总经理助理、车辆部经理、通信信号部经理杨峰告诉北青报记者,从“有人”到“无人”主要解决列车驾驶员提供的三方面服务。一是驾驶员的驾驶任务,二是驾驶员提供的列车广播等服务,三是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再看列车广播,通过系统提供乘客广播并不是新鲜事。乘客在列车上,都能听到广播。但如果没有驾驶员操作,列车会自动播报吗?如果出现车辆故障等突发事件,列车如何进行广播?对此,杨峰介绍,列车常规广播非常容易实现,但针对一个无人值守的列车进行远程广播却有一定难度,经过几年调试,现在远程控制中心已经可以针对某一特定线路的列车状况进行个性化的乘客个性化广播,即使出现故障,也不会因此而误播到其他正常运营的列车上。 “在列车运营中,即使铃声响起,也经常会遇到乘客冲进车厢,出现夹人或者夹包的情况。传统情况下,驾驶员会重新按下开关按钮。而经过多次调试的燕房线可实现关门控制,且几乎无失误。”杨峰说。 针对无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营,北京轨道运营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列车值守和应急处置机制,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同时,燕房线具备列车蠕动模式、车门/站台门对位隔离、关门控制、脱轨/障碍物检测、火灾报警与联动、紧急呼叫和紧急手柄等全自动特色功能,充分显现出全自动系统安全、高效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17号线列车内有一套“智能侦测系统”,相当于列车的“眼睛”,可在列车运营过程中,对前方线路环境进行感知,智能识别障碍物,及早发现并采取制动和预防的防护措施,同时,还会对列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车载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保障乘客安全。 地铁11号线西段列车按照全自动运行系统设计,可实现有人值守的自动驾驶模式,共计40多种全自动运营场景,实现从列车早间通电出库、正线运营至晚间回库、清扫均实现全自动化。 计划于今年年底通车的北京地铁12号线也在年初引入了新车。12号线列车是京投公司所属装备集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首次实现了全自动联挂、解编和灵活编组的功能。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