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水利领域发挥了哪些作用?
发布时间:2023-05-09 12:41:1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近年来,由于洪涝灾害、干旱、水污染等自然灾害频发,我国的水利事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水利执法工作难度提升,需要加强工监督管理防洪排涝应急工作,人工监督管理面临着危险性高、效率低,且水域水质监测的可视化
近年来,由于洪涝灾害、干旱、水污染等自然灾害频发,我国的水利事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水利执法工作难度提升,需要加强工监督管理防洪排涝应急工作,人工监督管理面临着危险性高、效率低,且水域水质监测的可视化程度不高、常规水质监测数据代表性不强的难题。而无人机由于其操控灵活的起落、低空跟踪自主飞行模式、及时的数据获取能力,对水利管理的发挥具有不可小觑的巨大潜力。 应用场景及实施方案 1. 水质监测 无人机可切换搭载多光谱成像仪、水质采样仪、夜视系统等模块,实现对水质情况的全方位巡查监测。日常巡查可实时生成多光谱图像,直观甄别排污口、污染源、可见漂浮物等,测绘水体透明度、漂浮物覆盖、污染状况等信息图像,为24 h水质监测提供数据支持,还可通过对比历史数据来监测地区水质变化情况。另外,在污染事故发生后,无人机多参数水质检测仪可快速提供水体污染状况变化,为环保部门快速响应和处置决策提供依据。 2. 防汛减灾 利用无人机搭载的摄像、红外、激光雷达、多光谱设备等监控及任务载荷模块,可在空中对复杂地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侦查,实时掌握河湖及周边淹没情况,准确定位受灾群众,并通过连接视频一体化系统传递现场影像,为防汛控制中心及现场救援人员提供灾情态势、险情位置等重要信息。 3. 智能巡检 利用无人机遥感系统能准确侦测出涉水建筑、水面漂浮物、岸坡损坏、湖泊围垦等情况。并通过规划多机、多线路、多站点的联合巡航,完善数据管理平台,协同特定领域的人工巡检,自动驾驶飞行器可满足日常河湖巡查的全覆盖点定点巡查飞行,大大提高自动驾驶飞行器的巡查效率。 无人机水利监测优势: ①解放人力:无需专业的无人机操作人员,后台一键设置,自动起降,自动巡逻; ②机动灵活:日常巡逻频次可自由制定; ③安全保证:无人员伤亡的风险; ④提升质量:AI应用云极大提高了侦测数据的预报准确性。 水利管理监测在无人机的助力下,同时加快了洪涝灾害应急响应事件处置机制的响应速度,有效解决了以往传统劳动强度的河道巡检人员风雨无阻的工作强度大,效率低,检查不全面等问题,实现巡检自动化、作业智能化、结果可视化、管理便捷化。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