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眼天珠成功探测脉冲星
发布时间:2023-04-06 10:51:21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我国自主研制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DSRT),首次成功探测脉冲星。该系统位于四川甘孜稻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成像望远镜,预计今年底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作为“观天神器”,它的来头可
作为“观天神器”,它的来头可
我国自主研制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DSRT),首次成功探测脉冲星。该系统位于四川甘孜稻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成像望远镜,预计今年底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作为“观天神器”,它的来头可不小——这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 在海拔3800多米的四川稻城县噶通镇群山之间,313台6米直径形似锅盖的天线均匀分布于直径1000米的圆环上。圆环中心100米高的定标塔为整个观测链路提供定标基准,整个圆环则被当地居民称为“千眼天珠”。这就是我国又一“国之重器”。 在设计之初,圆环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是为监测太阳爆发服务的。据DSRT项目负责人、主任设计师阎敬业透露,它可以高水平监视太阳的爆发活动,达成连续成像成谱观测,为太阳物理和空间环境研究提供独立数据。 系统采用独特的圆环阵列构型和原创的单通道多环绝对相位定标技术,可以高质量监视太阳的爆发活动,实现连续成像成谱观测,为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提供自主数据。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的建成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太阳,监测太阳射电耀斑,跟踪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形成、演化和进入行星际的全过程,对子午工程二期探索高时空分辨率的日地空间环境动态特征和变化规律起到重要作用。 这项实验完整验证了DSRT的凝视成像、探测能力,展现了全可动、大视场、高灵敏、高分辨、高动态的技术特点,为脉冲星、快速射电暴和近地威胁小天体探测等后续射电天文扩展应用奠定了基础。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了光和热,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但是它也有“打喷嚏”的时候。强烈的太阳爆发会释放出100亿颗百万吨级原子弹的能量,若是在喷发时产生的带电粒子朝着地球飞行,则等离子团所承载的庞大能量将会给地球带来严重的破坏。 比如导致地球轨道卫星受损,北斗定位的误差可能从“厘米级”扩大到“百米级”,使用短波通信的对讲机会全部“趴窝”,地面电网可能烧毁导致大面积停电。 “观天神器”每天盯着太阳,看它什么时候“打喷嚏”,看它“打喷嚏”的方向和速度,它可以提供空间天气预警,保障各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保障卫星等设施的正常运行。 子午工程是国家布局的用于研究空间天气的观测网络。作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一期2012年投入运行,二期工程于2019年开工,预计今年底全面建成。圆环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是子午工程二期标志性设备之一。 子午者,南北也。子午工程一期大部分观测设备,分布于东经120度子午线附近,如同古人利用长城烽火台传递情报信息,沿南北方向布局设备,有利于捕获空间天气扰动的传播和演化过程。 为实现对我国领土的复盖以及对中、小尺度空间天气物理过程的探测,子午工程二期应运而生。在一期的基础上,在东经100度和北纬40度附近增加两条观测链,形成“井”字形布局空间环境监测网络。 到了建设阶段,承担系统研制的各外协单位的建设者们又克服疫情、高寒缺氧的影响,持续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上战斗,最终使得设备系统集成工作比预计时间提前50天完成。 能够发出有规律的射电脉冲信号的星球。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了脉冲星,当时有人认为是一种名叫“小绿人”的外星人给我们地球人的一种信号。脉冲星是超新星爆炸后形成的中子星,它是半径仅有10千米左右的超高密度星体,1立方厘米的质量就能有10亿吨。脉冲星自转非常快,例如金牛星座中著名的中国新星1045年爆发后遗留下一片蟹状星云,它的中心就是一颗脉冲星,每秒钟可以自转约30次,能以0.033秒为周期发出射电波脉冲。中子星的自转和辐射,使地球上的观测者,有时看见,有时看不见。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