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我国建设的世界最大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已正式投运

发布时间:2023-05-15 09:51:43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飞机从四川成都天府机场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来到甘孜州稻城机场上空。此时,从飞机舷窗俯瞰,一个巨大的“圆盘”铺展在大地上。

这个“圆盘”就是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也被大家叫
飞机从四川成都天府机场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来到甘孜州稻城机场上空。此时,从飞机舷窗俯瞰,一个巨大的“圆盘”铺展在大地上。

这个“圆盘”就是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也被大家叫作“拉索”。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伽马射线探测装置,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上,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

“拉索”的任务是接住从外太空“洒”向地球的宇宙射线,让科学家借此发现宇宙深处的未知世界,破解宇宙射线起源的谜题。”“拉索”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曹臻介绍。

经过8年预研、4年建设,“拉索”迎来关键节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验收委员会认为,“拉索”的建成运行,使之成为目前国际粒子天体物理三大实验设施之一,对促进该领域人工智能实现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原创突破、从而带动人工智能前沿交叉相关学科发展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它主要用来探测超高能伽马光子,由三个水池构成,其中两个是边长150米的正方形水池,一个是长300米、宽110米的长方形水池。三个水池的总面积达78000平方米,相当于2.5个水立方。巨大的水池中,装着35万吨纯净水。

当宇宙射线到达地球大气层时,会产生许多的次级粒子。这些粒子划过水池里的纯净水时,会发出非常微弱的蓝光,这就是切伦科夫光。

为了“捕捉到”非常微弱的切伦科夫光,科学家们在水池底部安装了很多晶莹剔透的“玻璃泡泡”。

“这些“玻璃泡泡”就是探测器单元。它们名叫光电倍增管,可以将微弱的切伦科夫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对宇宙射线作出分析。”“拉索”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总体负责人陈明君指着“玻璃泡泡”模型向记者介绍。

“水注入到这么大的水池里面,非常容易被污染,一开始我们怎么也搞不干净,这是最让我们头疼的问题。我们也没有可以借鉴的对象,别的项目不会用这么多水。”陈明君说,“为了把水弄干净,团队摸索了两年。”

“我们首先在设计上作出合理规划,把比较容易损坏的电源等设备放在土堆上,不容易损坏的设备,才会埋在土里。”肖刚站在土堆旁说,“只有设计是不够的,埋在土里的设备虽然不容易坏,可一旦出现问题,修起来就很麻烦。”

置身“拉索”阵列,在土堆之间的空隙里,记者还发现了不少绿色或白色的“小箱子”。这些“小箱子”长约1.5米、宽约1米,名叫电磁粒子探测器阵列,它们之间间距15米,呈品字形排列。电磁粒子探测器阵列,是“拉索”最大的探测器阵列,主要用来探测宇宙射线到达大气层时产生的次级电磁粒子。

“拉索”在建设期间就开展了观测工作。凭借前所未有的探测灵敏度,在试运行时,“拉索”就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重大科学成果:在遥远的银河系内可能会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候选天体,并清晰地记录宇宙射线到目前为止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精确测定了标准烛光蟹状星云的超高能亮度,发现1千万亿电子伏伽马辐射,挑战理论极限。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