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中最结实的“肌肉男”
发布时间:2023-03-29 12:59:14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太阳系是在大约46亿年前形成的,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太阳之外的其它天体还没有形成,所有的气体和尘埃都围绕太阳形成一个巨大的圆盘。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包括我们的地球都诞生于这个圆盘,圆盘中的物质组成了行星。
太阳系是在大约46亿年前形成的,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太阳之外的其它天体还没有形成,所有的气体和尘埃都围绕太阳形成一个巨大的圆盘。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包括我们的地球都诞生于这个圆盘,圆盘中的物质组成了行星。 在行星诞生的过程中,恒星不停地向外发出强烈的辐射和热量,中心区域温度较高,而靠外的区域温度较低。随着恒星逐渐变热,辐射更强,一些在早期阶段出现的、过于靠近恒星的行星上的岩石和冰将被气化,一部分气化物质被太阳吞噬,一部分气化物质被推向更远的外围。这使得星盘中较轻的元素被“吹”向外侧,而星盘最内层的位置,各重元素所占比例较高,所以离太阳较近的位置形成的星球材料就较重,反之,其重量也较轻。 行星形成后,它们的质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变幻莫测的宇宙中,行星的运行并不稳定,有时会离太阳更近,有时也会远离太阳。在靠近太阳时,行星表面原本处于冰冻状态的物质会挥发,只留下核心的物质。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则能保住更多的物质,比如离太阳有一定距离的木星和土星连氢、氦等轻元素也能抓住。 从质量上说,气态行星的质量远大于固态行星;然而,气态行星的密度要比固态行星小得多。科学家发现,如果一颗行星的质量小于两个地球质量,那么这颗行星将成为一颗类似地球的岩石行星,其密度显著增大。如果超出两个地球的质量,那么行星就能抓住更多气体,甚至成为一颗气态行星,导致整体密度极大地下降,这解释了土星为什么是太阳系中密度最低的行星。 但是如果行星的质量继续增加,就会发生引力坍缩现象,质量越大的天体,向内压缩的引力越大,物质就会被压缩得更紧密,此时星球的密度反而会变大,因此木星的密度比土星要大。星球的质量如果继续上升,它的自身重力还会使星球的核心原子粉碎,然后进行核聚变反应,使其从星球变成恒星。 现在我们知道,地球具备了成为一个“肌肉男”的所有优势:恰到好处的质量使得地球成为一颗固态行星,没有巨大的气体包裹,其密度天然比气态行星要高。如果木星的大气被太阳完全剥离,它将成为太阳系中密度最高的行星,因为它的核心沉积着重元素,还具有将核心挤压密实的巨大引力,使其密度比原本的密度还要高。而在太阳系的固态行星中,地球拥有更大的质量和最大的自身引力,地球得以被充分压缩,因此,虽然宇宙的构成元素整体上比水星的基本元素要轻(约2%~5%),然而密度却比水星高约2%。 因此,正是种种偶然和必然因素的叠加,使得地球逐渐成为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太阳系中最“结实”的行星。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