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汽车网 (https://www.0577qiche.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月球陨石坑30万个 深度不超过6公里 是因为高等文明存在的证据吗?

发布时间:2023-03-10 14:23:51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冰轮、玉蟾、桂魄、顾兔……这些名称都是人们古时候对月球的称呼。对于一颗陪伴了蓝星地球46亿年的天然卫星,人类对月球总是充满了各种浪漫的想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就是
冰轮、玉蟾、桂魄、顾兔……这些名称都是人们古时候对月球的称呼。对于一颗陪伴了蓝星地球46亿年的天然卫星,人类对月球总是充满了各种浪漫的想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就是当人们在夜空中抬头仰望月球时,总能看到月球上明暗不同的轮廓,进而产生了无尽的联想。但是直到二十世纪的人类成功地研制出越来越精细的太阳望远镜之后,才逐渐认识到原来月球的表面一直以来布满大大小小无数的陨石坑。

“原汁原味”的月球陨石坑
众所周知,浩瀚的宇宙之中并非只有我们,时不时就会有一些小行星之类的天体光顾我们地月系统。一些小行星被我们捕获,就会成为陨石,与地球或月球亲密接触。而我们深处的地球有一层大气保护,让不少陨石尚未着陆就已燃烧殆尽。可月球由于自身体量不足,未能维持住足够的大气层,也不能像地球一样保护自己,身上便千疮百孔,留下了很多陨石坑。

在地球表面,由于风化作用以及地壳运动,陨石坑会在时间维度上慢慢被消磨掉,所谓“沧海桑田”,便是展示之一。而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不存在风化作用。而且早在30亿年前,月球的地质活动基本就停止了,因此陨石坑在月球上得以“完好”地保留,更加“原汁原味”。

月球陨石消失之谜
经过人类测算,陨石撞击月球时的速度最高可达每分钟一万公里,这样的高速碰撞势必会造成巨大的冲击波,从而把月球上的岩石推向圆形的陷坑。

若是小型的陨石,在撞击的同时就已粉身碎骨,化成粉末与月球融为一体;若是大型的陨石,则会被月球弹开,继续在太空中流浪。相较动辄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人类区区几千年的观测历史,见不到撞击月球的陨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实,并不是陨石消失不见,只是人类观测的时间太短,看不到而已。

月球陨石坑深度之谜
不同大小的陨石撞击会产生不同深度的陨石坑。譬如一颗陨石以每小时五万公里的速度撞击到地球上,会形成一个比陨石直径大四五倍的深坑。比如位于加拿大的曼尼古根陨石坑直径只有100公里,深度却高达62公里。

在地球表面况且如此,在月球表面应该更加明显。但在月球上,即便是最深的加格林陨石坑,直径可达到300公里,但深度也只达到了6.4公里。如此大规模的撞击,在地球上都能造就1200公里的大深坑,但却只撼动了月球6.4公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揭开神秘面纱
但是在更多的观测数据下,这样的猜测被推翻了。而更加准确的解释是:月球表面下方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冰层。在缺乏大气保温的环境下,这些地下冰层大多处于固体形态。但是当陨石撞击时,巨大的冲击力产生的热量重新激发了这些冰层的活力,让它们再次回归到液体形态,从而将陨石坑填平。上演了一出“陨石坑消失术”,让陨石坑的底部消失不见。

只是,在距离表面6公里的范围内,月球表面的温度下降得厉害,即便是陨石撞击带来的热量也已消耗殆尽,月球的冰层再次恢复到固态,与泥浆一起铺满了陨石坑的底部,最终只能留下一座座高度6公里之内的环形山,静静地守护在周围。

由此可见,化解陨石巨大冲击的,不是更加坚硬的月壳,更不是什么高等文明,而是可以化万事万物于无形的水。当尘埃落定,当世间归于平静,只有一座座环形山还在向世人宣告:这里曾经发生过如此激烈的冲撞,这里发生过毁天灭地的奇迹。

珍惜地球环境
当我们了解了月球的过往,回过头来看我们身处的地球,也就明白了地球的不易。地球的体积和引力都超过月球,遭受到的陨石撞击也多过月球。在地月系统内,超过九成的陨石撞击,都被地球消化了。只是,在此其中,地球也曾经付出过惨烈的代价。地球上雄霸一时的恐龙,就因此灭绝。

只是,我们的地球表面有着液态的水,可以消磨大部分的陨石坑;地球的表面仍在进行着地质运动,让不少陨石坑消失不见;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大气守护着地球表面的生物,让不少陨石尚未抵达地表,就已消耗殆尽。每当天空划过一颗流星,当你对它许下美好心愿的时候,其实就是地球母亲在守护我们人类。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颗流星,不要让它们成为我们生命的终结。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