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怎么了 9个月11位核心高管离职 ChatGPT浪潮中沉默
发布时间:2023-03-14 11:18:4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近几个月,几乎所有的科技巨头都参与到了ChatGPT带来的AI浪潮之中,谷歌、微软等公司纷纷亮出自己的“刺刀”,科技竞争的激烈程度达到近几年来的新高度。然而,在最新一轮的智能手机AI芯片的竞争中,我们却
近几个月,几乎所有的科技巨头都参与到了ChatGPT带来的AI浪潮之中,谷歌、微软等公司纷纷亮出自己的“刺刀”,科技竞争的激烈程度达到近几年来的新高度。然而,在最新一轮的智能手机AI芯片的竞争中,我们却鲜少见到熟悉的苹果的身影。 曾经作为创新领头羊的苹果公司,为何在此次ChatGPT浪潮中保持沉默? 除了高管出走,核心高层退休、基层人才流失的乌云也一直笼罩在苹果之上。而在这波AI浪潮中,人才竞争一直是一个加粗的关键词。 人才流失的背后其实也是该公司业绩增长遇到瓶颈的问题。如今,该公司的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因此,也有分析认为,现在也并不是苹果加入AI战局的最佳时机。 出走的人员均是苹果最重要的领导人,负责许多核心职能的日常运营,包括工业设计、在线零售、信息系统、苹果云计算、硬件和软件工程、隐私安全、新兴市场销售、订阅服务以及采购等。 在过去的几年里,苹果通常可能会在12个月的时间窗口内失去一到两名副总裁,比如,2021年该公司自动驾驶汽车项目负责人跳槽到福特汽车公司。如今,在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内却有如此多的高管离开。 在上述离职的这些高管中,苹果的确能为部分职位找到下一个继任者。然而,对于苹果前工业设计主管Evans Hankey而言,苹果至今未能找到替代者,仅让设计团队的个别成员向首席运营官Jeff Williams报告。要知道,Evans Hankey一度被誉为苹果传奇设计师Jony Ive的继任者。同样,前隐私信息官Jane Horvath的席位也一直空缺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离职的高管中,大多数都是苹果的资深人士,已经在该公司工作了15年以上。不过,工业设计副总裁和服务副总裁仍处于他们各自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有未来成为苹果高级副总裁的潜力。 这一系列高管的离职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彭博社援引苹果内部人士称,在不久的将来,一些总监级和高级总监级(仅低于副总裁级)的高管也在考虑离职。 苹果的难题远不于此,除了高管扎堆出走,管理层退休的乌云也笼罩着这个科技巨头。现在,苹果有不少副总裁已经工作了几十年,在未来几年内,苹果可能会面临更多高管退休的局面。能否为这些高管找到继任者,还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苹果最高层的12位管理者中,有10位年龄相仿,这12人中有一半是在2000年之前就加入苹果公司的。库克与其最有可能的继任者、苹果运营主管Williams只有2岁的年龄差。 此外,帮助重塑苹果的长期中流砥柱们也即将结束他们的职业生涯。苹果前营销主管Phil Schiller如今正在担任一个较小的职位,只负责一些App Store和媒体活动,而Dan Riccio也将卸下硬件工程职责,仅负责混合现实耳机团队。 有苹果内部老员工称,从别的公司引进人才是“团队的死亡”,苹果现在需要在内部找人,但苹果又缺乏一个明确的“接班人培养计划”,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 人才流失的四大因素 高管扎堆离职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在驱动呢? 首先,这些年来,苹果公司变得更加官僚化,尤其是在产品开发方面。苹果是一家全球性公司,这可能意味着个体很难产生影响,而公司的内部斗争又让事情变得更加难以驾驭。据彭博社,离任的工业设计主管Hankey就是因为缺乏授权,例如无权推翻其他部门做出的工程决策,因此选择出走。 第二,苹果的资源被转移到一些长期项目上,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看到成果。然而,如果公司的长期盈利性项目比较少,例如混合现实头显和自动驾驶汽车,又不得不面临愈演愈烈的频繁的人员流失,不少管理人员对此感到不安。 第三,管理人员的责任负担越来越重,苹果公司结构本身就是压力的来源。苹果是按照职能来进行组织的,这意味着一个团队要为所有的重要产品做出贡献。例如,硬件工程副总裁需要帮助监督 iPhone、Apple Watch、iPad、Mac 和 AirPods 的部件;软件工程领导人需要管理iOS、macOS、watchOS 和 tvOS操作系统。 尽管这种结构在早期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将一个人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但它同时会导致产品开发延迟、资源分配过于分散,并且增加工程的复杂性。 ChatGPT带来了AI的黄金时刻,科技巨头们争相入局,防止被竞争者甩在身后,就连苹果的竞争者亚马逊也推出了新产品,但令人惊讶的是,苹果在这波浪潮中却保持了沉默。 如今的苹果却面临着人才缺失的棘手问题。苹果陆续离场的高管、元老级人物,无处寻找的继任者,基层人才的流失或许都让苹果在面对这波AI浪潮时感到力不从心。苹果从来都不是AI的先驱,而是基于消费者需求进行技术嵌入。DA Davidson分析师Tom Forte就表示,推出大型AI产品并不是苹果的风格,它可能更倾向于将这项技术融入到其他产品中。 除此之外,苹果人才流失的背后其实也是该公司业绩增长遇到瓶颈的问题。在这个时候,苹果内部的变革迫在眉睫。因此,Business Insider分析认为,现在也不是苹果加入AI战局的最佳时机。不过,苹果作为曾经的创新引领者,大众对它在AI上的潜力依然有着期待。在这种情况下,苹果选择与微软合作,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毕竟,微软拥有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而苹果则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