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制成21ºC室温超导材料,有何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15 11:26:08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美国物理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制造出一种可以在室温21ºC实现超导性能的全新材料。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物理界震动,要知道,如果超导材料能在室温下被制造出来,绝对是一件颠覆性的研究,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
美国物理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制造出一种可以在室温21ºC实现超导性能的全新材料。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物理界震动,要知道,如果超导材料能在室温下被制造出来,绝对是一件颠覆性的研究,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巨大影响,锁定诺奖一点不为过。 要明白超导材料,首先必须明白超导现象。超导现象是某些材料在特定临界温度之下,电阻完全消失为零的现象,这些材料也被称为超导体。但实际上,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在常温条件下电阻都不可能为零,因此,超导体才显得异常珍贵,而且也受到科学家们的持续探索。 超导现象首先被发现,要追溯到上个世纪,最开始是由荷兰物理学家Onnes发现,当时是将金属汞降温至液氦温度5K(-268 C)以下,甚至接近绝对零度,发生了神奇的现象:汞的电阻突然神奇的消失了。科学家将此现象命名为超导现象,意思就是没有电阻,电导可以无穷大,所以就是超级导电。 因此,紧接着的十几年,科学家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超导材料的制备温度,最好是在室温下。最终,在1972年,麦克米兰根据理论计算,最后得出结论,表示超导材料临界温度不可能超过40K,也就是-233ºC。这样的结论,几乎将超导材料的研究带入了深渊,虽然40K相较于5K,已经提高了,但仍然是人类难以使用的温度。尽管在室温下进行超导材料的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着。 其实,超导材料的难点,还是在于温度,因为在初探超导材料时,它的高温相关性很强,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产生了超导现象。而物理界又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所以我不能在绝对零度下去发现超导材料。 其实是有的,我们知道,材料在高压下会出现一些神奇的现象,会降低材料的熔点,沸点等,就像高压锅煮饭效率高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科学家就采用对材料加压的方式,让材料的属性发生一些特异性的变化。说起超导材料的重要用途,那可就要多了。我们知道,现在生活中我们日常使用的材料,都是有电阻的,所以才有了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超导材料的应用,一方面是利用其电阻为0的特性,二方面是利用其完全抗磁的特性,三方面是利用其通量量子化特性。如果电阻为零,材料的通讯将颠覆目前的欧姆定律的束缚,电流电压的关系将改性,因此电网基础设施,将不存在远距离输电,而电损耗的问题。同时在快速的量子计算和量子通讯方面也大有作为。 除此之外,如果数据可靠,能被重复拿出来,到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这种极端压力条件也是相当苛刻,虽然将温度提升到室温,但压力又是另一个难题。所以说,科学的路途并非坦途,工业界也一样面临着诸多挑战。不过,这些问题都不是阻碍人类探索宇宙的绊脚石,因为人类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发电。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