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地暴雨 为什么降水强度大于往年雨季?
发布时间:2023-05-12 09:12:5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进入5月,北半球多地由春季转到夏季,位于南半球赤道边缘的非洲中部国家此时进入了潮湿的雨季。
卢旺达西方省北方省和南方省因强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截至4日,已造成至少130人死亡、许多房屋被淹。4日,刚果
卢旺达西方省北方省和南方省因强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截至4日,已造成至少130人死亡、许多房屋被淹。4日,刚果
进入5月,北半球多地由春季转到夏季,位于南半球赤道边缘的非洲中部国家此时进入了潮湿的雨季。 卢旺达西方省北方省和南方省因强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截至4日,已造成至少130人死亡、许多房屋被淹。4日,刚果(金)南基伍省遭受强降雨和洪水灾害,截至5日,已造成至少176人死亡,500多所房屋被淹。 为何今年降水强度高于往年雨季? 在5月1日至2日的强降水中,卢旺达西方省和北方省24小时最大降水量达50毫米至100毫米,局地超过100毫米。 这个降水量级虽然未进入卢旺达降水量历史前三极值范围内,但已经算是强降水量级。卢旺达气象部门预计,该国多地5月的预期降水量将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5月的卢旺达已进入雨季,但相较往年其降水强度较大,降水量超过历史同期水平,引发了洪水等灾害。 而此次强降水正是在北半球大气环流径向波动大的背景下发生的。北半球大气环流不断运动、引起震荡是正常的天气现象,它的震荡也是产生天气系统的重要因素,对北半球的天气也会产生影响。 近期北半球大气环流波动幅度大,产生了多个径向较大的高压脊和低压槽,且波动的径向幅度大,因此引导来自极地的冷空气南下。 在西亚、东欧一带的冷空气一路南下,甚至穿过赤道,在卢旺达等地与南半球的暖湿气流相遇;冷暖交汇之间,水汽经过辐合上升形成降水。 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范围内,盛行下沉气流,而卢旺达处在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在两面下沉作用下,处在中间地带的气流上升,气流的聚集上升有利于降水形成,形成了完整的第二环流。 应对:暴雨成因各不同,预警预报研究不止步 天气系统、天气过程本身在不断变化,因此每一次极端降水事件的大气环流背景形势、天气系统等因素都不一样,因此无法将极端降水事件归因于具体的某一类天气系统。 华南地区多汛期暴雨,江淮一带多梅雨锋面暴雨,沿海城市多台风暴雨,东北多冷涡暴雨,华北地区多低槽和低涡暴雨,西南地区则多低涡暴雨。我国暴雨灾害遍及大江南北,由于地理特征复杂多变,暴雨往往带来了较大的河道洪涝灾害和中小尺度的地震灾害。 我国暴雨的复杂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暴雨洪涝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于暴雨的预报预警才显得尤为重要。但暴雨局地性、突发性强且活动规律多变,大气运动本身也复杂多变,对于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及预报也一直是难题。 一方面持续在暴雨形成的天气机理认知研究方面发力,另一面加快发展数值预报模式,提高数值预报分辨率。同时,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气象工作者也在不断研究智能监测识别暴雨的技术。智能监测识别暴雨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实时获取雨量、雨势、降雨强度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预报结果。 这一切,都是为了不断提高暴雨监测预报预警的精准度,为了夯实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了更好地守护人民生产生活和福祉安康。 (编辑:汽车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